师道传承,心怀感恩——护理部举办2018年退休护士老师座谈会
虽然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,但光伏行业受到多晶硅成本上涨300%以及银、铜、铝和玻璃价格小幅上涨的影响尤其严重。
不过,第三季度这种盈利能力的极端分化,只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供需错配导致的阶段性特征而已。在各产业链环节的代表性企业中,隆基股份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,其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562亿,净利润为75.56亿,两项数据均位居行业第一。
中环股份则主要以硅片的销售为主,而迈为股份是光伏设备厂商。不过,在第三季度的数据中,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却下降到了29.09%,而营收增速的变化相对较小,为46.21%。在光伏主产业链之外,逆变器领域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0.19%,在盈利能力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,其主要受到第三季度光伏装机量增幅有限、全球海运不畅以及去年同期净利润基数较高的影响。由此可见,业绩增速排名前列的企业,均来自于产业链上游。随着月底的临近,光伏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。
在这十四家企业中,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大全能源,达到1132.74%,其次为中环股份的316.08%、特变电工的227.92%和迈为股份的139.71%值得一提的是,受涨价影响较大的海外市场,重新谈价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部分落地,但受成本上涨影响,报价均出现小幅上升。10月9日,粤水电新疆巴楚193MW光伏组件开标,该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四个标包,标段一最高报价为2.1元/W,最低价为1.96元/W;标段二最高报价同为2.1元/W,最低价格则为1.938元/W。
在大环境不好的2019年,光伏人的日子很不好过;在如今的大好形势下,光伏人的日子仍然不好过,造成如今这种局面,作为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,真的都能逃脱干系吗?如果真的雪崩了,哪片雪花能是无辜的呢?。如此反常的现象不仅让人好奇,本应是预期中的光伏平价上网,为何反而在价格上节节攀升?一片质疑声中,作为最上游的硅料,首先成为了背锅侠。你有涨价的理由,我有涨价的借口,如此说来,此轮涨价岂非谁都没错?如果从纯市场角度来说,确实如此。毕竟作为企业个体,有涨价的自由,也有不涨价的自由。
价格连涨反噬行业目前的光伏市场,1.5元/瓦左右的组件价格,既能保证下游电站收益,也能让组件企业有利可图。面对回击,下游企业表示我们也不想疯狂扩产,但没有规模量产,就不能创造规模效益,没有规模效益,企业就缺乏竞争力,没有足够竞争力,在竞争如此残酷的市场中,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,为了企业的前途着想,我们只能拼命扩产。
所以硅料巨头所说的供小于求导致价格上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,是硅料巨头故意制造需求紧张的假象。电站端放缓装机,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组件厂商,进而影响整个行业。事实上,这种情况已经发生。我已经暂停了部分安装订单,先等等看吧!由于近期组件、辅材等价格的上涨,户用经销商王强(化名)决定将光伏业务先暂停一段时间。
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影响,还远不止于此。在9月30日隆基、晶科、天合、晶澳、东方日升五家组件龙头企业的联合发声中就透露,由于产业链上游的价格上涨过快,几家头部组件企业不得不降低产能开工率,预计当前产能的达产率将不超过70%,产能短缺将造成市场装机目标短时间内难以满足,进而希望广大客户能给予组件企业充分理解,适当考虑推迟电站安装计划。电力央企华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,投资边界条件发生颠覆性变化,华能有可能适度调整2021年光伏任务目标。10月11日,另一硅片巨头隆基也公布最新一期调价通知:P型单晶硅片M10报价6.87元/片,环比上涨7.18%;单晶硅片P型M6报价5.73元/片,环比上涨7.3%;单晶硅片P型158.75报价5.53元/片,环比上涨5.53%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,做企业都要追求利润,如果上游产业链一直在涨价,下游电站业主可以选择不投资、不建设或者晚建设、晚投资,这样长期僵持下去,不仅影响光伏的平价上网进程,而且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、健康发展。前景广阔的光伏产业,却在上演越来越内卷的价格战。
最终,晶科凭借1.98元/W、1.88元/W的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。明知道控制开发速度会影响公司发展,但面对组件价格的不断上涨,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工商业光伏经销商李贺(化名)也很无奈。
光伏一片涨价声延续至今的涨价潮,从硅料开始各方力量需尽快走出误区、统一认识,信心百倍的把这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发展好、发展强!。一方面通过放开火电上网电价、调高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以做调整,另一方面,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,加快推进大型风电、光伏基地建设,这从大政方针上再次给绿色低碳能源吃下了定心丸。如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成本,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。如果国家战略需要,还可以进一步加快光伏绿色能源发展速度,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目标。发展绿色光伏,意义价值巨大。
相比发达国家,我国油气战略储备和应急储备设施较少,应急储备体系薄弱;应对国际油气市场波动的调节能力不强,对管网安全高效运行也带来了明显影响。不可限量的战略价值今年3月,中国石油规划总院、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在《中国工程科学》杂志联合撰文探讨了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与对策,其中提到:当前的国内化石能源资源评价表明,除天然气产量存在增长空间外,煤炭、石油产量均已接近或达到峰值;国内化石能源增产空间有限是我国能源安全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。
每3kg高纯晶硅可制造1kw光伏组件,即生产1kw组件全过程需耗电300kwh左右,而1kw组件每年可发电约1500kwh,意味着制造光伏组件全过程的能耗,在光伏电站建成后半年内即可全部收回,考虑到光伏组件质保在25年以上,其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产出是投入的50倍以上。目前,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0.3元/千瓦时以内,真正实现了平价上网,不再需要补贴,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降低到0.26元/千瓦时以下。
从制造过程看,当前,我国已形成了200GW左右的光伏系统产能,生产200GW光伏组件大约需要消耗60万吨高纯晶硅,而生产这些硅料将产生1050万吨碳排放,但会换回3.5亿吨的碳减排,也就是说,硅料生产过程中每产生1吨碳排放,由其制作出的组件发电后每年都将减少30吨左右的碳排放。中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03-84103MJ/m2,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的储量,初步分析全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达到156亿千瓦。
据科学测算,我国完全有条件用10到20年时间,实现能源增量的70%、存量的30%-50%的可再生能源清洁化替代,使国家能源供给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一劳永逸地解决原油进口可能被卡脖子的问题。美国德州电力危机事件还未被人们淡忘,而新一轮能源危机已开始裹挟全球。2019年,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%,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45%。落实到多晶硅生产环节来看,每生产1kg高纯晶硅(即硅砂、硅料环节)所需电量约为50kwh,拉棒、切片(即硅片环节)所需电量约为20-30kwh,制造电池、光伏玻璃,生产铝合金主辅材等环节共计耗能20kwh左右,即生产1kg高纯晶硅并将其制成光伏组件大约耗电为100kwh。
2019年,我国进口原油5.06亿吨,外汇支出2413亿美元,是净消耗外汇最大的商品;2020年增长到5.42亿吨,原油外贸依存度创下73.5%的历史新高,因油价下跌,外汇支出有所减少,但仍达到1900亿美元左右;据推算,2021年,我国进口原油或将超过3000亿美元!面对上述危机,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,大力开发蕴含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绿色油田太阳能资源。此外,能源还牵动着我国的外汇安全。
无论从能源的投入产出、碳减排、经济性,以及维护国家能源和外汇安全等多个角度思考,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、加快替代化石能源的总体条件。也就是说,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上看,当下我国化石能源产能大都摸到了天花板,未来风险已拉响警报!原油不能自给自足,将让中国处于被卡脖子的阴影中。
我国油气进口通道集中度较高,对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依赖程度较大,海上通道占比高且高度依赖马六甲海峡。今年4月,沙特报出1.04美分/千瓦时的中标电价,约合人民币7分钱,成为当前全球光伏最低中标电价,也是全球各种发电方式中的最低电价;6月,四川甘孜报出0.1476元/千瓦时的中标电价,刷新了国内最低记录。
从这些层面来看,发展光伏绿色能源绝对不是得不偿失、难堪大任,而是立足长远,一本万利的一件大事业。破解能源危机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光伏能源将是主力军,更是排头兵,对光伏的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、环保价值需要有更高认同。当前,中美关系不容乐观,拜登政府将中国定义为最大的竞争对手,并极力拉拢盟友共同实施围堵,一旦冲突升级,我国海上贸易线可能会面临全面封锁的困境,届时国内能源供给、经济发展、人民生活都将迎来严峻考验。回报巨大的绿色经济账在中国,生产光伏发电系统的能耗环节包括制作硅砂、硅料、硅棒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,以及光伏系统建设所需钢材、水泥、线缆、逆变器等系统部件的制造、运输和安装。
过去十多年来,光伏发电成本已下降了90%以上,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。中国也不安稳,最明显的迹象就是疯涨的煤炭价格,10月18日夜盘动力煤主力合约上破1900元/吨续创历史新高,全国二十几个省市都出现了拉闸限电和电力短缺对此,政府主管部门以实际行动做出回应。
我国总面积2/3以上地区,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小时,年辐射量在5000MJ/m2以上。进入10月,欧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飙升至100欧元,是年初的四倍以上,创下了史无前例的历史高点;欧洲各国电价猛涨,其中英国电价已涨至285英镑/MWh,同比涨幅达到700%,堪称二十年内的最高纪录。
光伏绿色能源一旦走出目前在能源总量中占比较低的孩童期,将会很快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、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如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成本,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。